《用藥警訊》藥物磨粉餵服 六成鼻胃管老人疑用藥不當----時報資訊2007/06/15 09:14 記者:【王超群/台北報導】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70615/57/fvnt.html
吞嚥功能受損要長期使用鼻胃管的病患,藥品要磨粉才能餵服,但高達六成四以上使用鼻胃管的老人,可能因為家人未告知或醫師不注意,用藥時竟錯誤使用不可磨粉的藥物,可能會讓病人不良反應,如心悸、意識不清,臨床上不時發生因此而求診的老年病人。
根據健保藥品資料,不可剝半或磨粉的藥物約有362種。三軍總醫院家庭醫學部老年醫學科醫師張耀文分析2004年全國健保門診病患的資料,從2萬多名病人、30萬筆處方籤資料中統計分析,有六成四的65歲老年病人,在當年至少一次以上接受含有不可磨粉藥物的處方錯誤。
張耀文指出,例如某種膜衣碇,原設計要到小腸才被病人吸收,因為不正確使用磨粉通過鼻胃管餵食,胃酸就破壞藥效,藥劑也就不能在小腸被吸收。
又如部分有緩釋作用的藥品,磨成粉後馬上被吸收,病人就可能是用藥過量,張耀文表示,他曾為一名70歲李老先生診治,他是中風臥床的病人,有高血壓、糖尿病病史,有一次李老先生因低血壓、心悸、意識不清求診,張耀文發現,可能是由於處方藥中將長效型、高劑量的藥磨成粉服藥後造成這種不良反應。
張耀文從處方籤中分析,發現有三成處方有問題,也就是十張處方籤中有三張含有不可磨粉的藥物。
處方超過14天的用藥比14天以內的風險大1.23倍,藥品超過5種的又比5種以內的風險多2.33倍。張耀文指出,處方天數、藥品項目數和病患年齡較輕,都會相對風險更高。
此外,如果病人在不同醫療院所就診的家數愈多,發生不適當處方的機會也愈高。
臨床上最常見的不可磨粉藥物如軟便劑「樂可舒」、降血壓藥「普心寧」、氣喘藥「菲康汀」等,張耀文建議,家人應告知醫師病患是屬於鼻胃管病人,醫師則使用替代藥物,並定期檢視長期處方的藥物。
三高慢性病患重複用藥 有待醫藥整合把關----中央通訊社2007/05/29 00:08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70528/5/f09g.html
(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八日電)台灣的暢銷藥品,十之八九是高血壓、高血脂及高血糖的三高慢性病藥品,由於患者常有重複就醫、多重用藥的情形,為促進用藥安全,部分醫院已設置老人科,藥師也明定增列藥事服務,專業把關,避免老人吃一堆藥吃出問題來。
據前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理事長陳惠姿指出,一般老人平均每天服用四種藥物,主要是三高慢性病、骨質疏鬆、白內障等,護理之家住民平均更超過六種藥物,發生交互作用的風險也隨之升高。
另根據健保局高屏分局分析2004、2005年高高屏地區的處方箋,與衛生署藥物交互作用資料庫比對,發現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發生高度風險藥物作用的機率,是年輕人的二點五倍。
藥物交互作用是指不同藥品之間發生藥效干擾、加乘、抵消、毒性增加等作用,高屏分局的研究也顯示,病人是否發生高度風險藥物作用,住院費用會相差新台幣二十一點四萬元,死亡比率相差百分之六點一二。
開業藥師柯明道指出,根據新修正的藥師法第十五條相關規定,明訂藥師的執業領域增列「藥事照顧」,藥師可以指導民眾正確用藥及拒絕重複用藥,台北衛生局也率先試辦,參與居家照護的藥事專業人員,必須要有「長期照護藥事服務教育訓練」,讓藥師替病患的用藥安全把關
目前國家衛生研究院定期培訓老人專科醫師,台北榮總老人科主任陳亮恭即曾指出,不少老年病患重複用藥而導致不良作用或發生藥效相斥情形、由老人科替病人整合各種慢性病用藥,整合性的照護,可減少這種情況發生。
- Jun 19 Tue 2007 10:53
整理最近一個月yahoo的醫藥新聞 part 1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