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news.msn.com.tw/bcc/viewnews.asp?newsid=3466105
其實看到這新聞的時候,還在想,原來一般民眾都不知道這種事喔
雖然不能以偏概全,但是遇到多數的兒科醫師(尤其是診所醫師)
喜歡亂槍打鳥,尤其是當小朋友感冒加上食慾不振的時候
很多藥沒有特別建議小兒劑量(國外沒有試驗的data)
這時候習慣依小朋友的體重或是年紀去猜測是大人用量的幾分之幾
加上一次開很多種藥的時候,為了處方方便加上沒有時間個別算劑量
就全部用藥都是一樣調整(例如十三種藥都是1/4顆)
事實上當然沒有那麼恰巧,所以有的過量有的量不足
還有一種大家很習慣的錯誤觀念,藥量不要太多
所以醫師有時候刻意給過低的劑量(未達治療劑量)
但又怕沒效,就又給藥理作用類似的其他藥(劑量還是過低)
我個人意見是:這個習慣很糟糕
未達治療劑量可能會沒有療效,而且還會有副作用
而且併用藥理作用相似(如同為抗組織胺或是止痛退燒)
也沒有加成的效果,倒不如用一個達治療劑量的藥
這些習慣有時候還是家長造成的
因為家長花了掛號費,希望小朋友快點好,所以覺得吃那麼多可以好得快
以上有的是之前在醫院工作時遇到的,有的是研究所實習遇到的
最誇張是小兒科實習遇到的(小朋友已經住到ICU,還特地跑去外面診所拿藥)
由於太習慣這樣給藥方式,以致於我在醫院工作時無法跟醫師溝通這樣的觀念
在醫院實習,因為可以是說診所醫師開方問題,所以醫院醫師都會欣然接受處方錯誤的問題
有時候這種習慣還會出現在大人的開方
不知道這篇會不會遭受醫師的攻擊
不過我只是將我看到的事實說出,如果有其他解釋這種情況的話,我也想聽聽
====
嗯~~上一篇太幼稚了,要均衡一下
- Dec 21 Thu 2006 19:49
MSN news: 兩歲幼兒感冒,醫師開13種藥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